欢迎访问雅安社会服务网!

网站首页

专题专栏微信平台经验集萃便民服务

服务动态

媒体报道中心动态县区动态经验交流

服务公告

通知公告公示

项目平台

政府项目公益项目志愿者项目项目协同

数据库

组织库人才库需求库

中心建设

服务宗旨服务领域内设机构职能职责

组织建设

孵化中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展示大厅

家庭建设

家风建设关系调解

服务地图

中心地图站点地图

招善引慈

捐赠窗口捐赠者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服务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壹基金雅安芦山灾后重建5周年见闻

来源: 更新时间:2019-03-21 13:49:52 点击:

  5年前,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夺走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也摧毁了许多人的家园。很多普通人义无反顾地投入救灾和重建工作。
  5年过去了,记者近日跟随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重返灾区,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芦山震后灾区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这个进程中,正是一家家公益组织、一个个平凡的公益人,在5年并不平凡的坚持与坚守中,一步步用自己的行动,让雅安变得不一样。
  设计师周子艾和灾后重建的片马彝族自治乡万坪小学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4月1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柏树村公共服务中心前的小广场上,一场特殊的生日会正在举行。
  这场生日会是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特意为村里本月过生日的孩子举办的。孩子们聚集在小广场上,唱歌、跳舞、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村民们也从各家各户走来,小小的广场上充满了欢笑。
如果不是村干部的介绍,很难将这个沉浸在欢乐中的村庄与5年前那场大地震联系起来。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也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并调运大量救灾物资进入灾区。几个月后,社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领域,但对于雅安地区受灾民众和参加灾后重建的工作人员来说,真正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认为灾难救援就只是搜救被困人员、运送救灾物资。这是一种误解。”壹基金执行秘书长李弘告诉记者,灾难救援分为紧急救援、临时安置、灾后重建三个阶段,搜救被困人员、运送救灾物资仅仅是紧急救援阶段的工作,而灾后重建才是耗时最久、消耗资源最多的阶段。

“要对得起捐赠人的每一分钱”
  “当时我们村房屋受损很严重,人已经不敢住进去了,房屋成了‘站立的废墟’。”柏树村支部书记卢福均说。
房屋的损毁意味着村民多年的财富积累毁于一旦。重建房屋,成为摆在村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壹基金此时伸出了援手,帮助村里最贫困的11户村民援建家园。新建房屋全部采用钢结构,可抗7.0级地震。
从那时起,来自大凉山的喻东就一直奋战在壹基金灾后重建一线。
“见过赤贫,所以才想要改变赤贫。”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的喻东对记者说。
  地震后,壹基金开展了安全农家重建项目。面对善款,喻东给自己定了两条底线:一是不能稀里糊涂花钱;二是不管做什么项目,坚决不能起到反作用,比如给受益人带来伤害。为此,喻东变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变态项目主管”。
  “要对得起捐赠人的每一分钱”是喻东最常说的一句话。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喻东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就去买专业书啃。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做过3年重建工作后,喻东说“自己都能当个小土建了”。
  一开始,喻东的这种较真劲很多人都不理解,结果在安全农家项目执行两期后,合作伙伴发现正因为他的较真,一系列项目才在当地深入人心也深得当地村民的好评。
  喻东较真的背后,是这样一组数据:根据壹基金《芦山地震五周年工作报告》,截至今年3月31日,壹基金共收到芦山地震捐款约3.90亿元,累计支出资金3.52亿元,共实施了59个大型项目,覆盖900余个次学校和村/社区,超过58万人次灾区群众受益。
  5年来,壹基金在雅安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重建了8所小学、16所幼儿园、20个避灾运动场、358套钢结构抗震农房,给当地居民组建了安全的生活场所。在102所学校实施减灾示范校园,在4个区县建立12个社区减灾中心,在32个农村社区开展安全农家项目。


建设韧性家园,让居民更安全安心
  在雅安的灾后重建5周年探访中,“韧性”是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
  韧性(Resilience),联合国定义为人类居住区承受可能发生的危害并从中迅速恢复的能力。韧性家园是壹基金在芦山灾后地区创新和实践的灾后重建新模式,就是让居民及其生活的环境具备应对灾害的准备能力及灾害发生后的快速恢复能力,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更加安全和安心。
  “呜,呜……”4月16日,一声声尖锐的警报划破四川雅安芦山县双石镇中心小学的安静。
  “地震了!”孩子们立刻逃离教室,在老师的组织下护着自己的头部有序地撤离到校园的空旷地带。
“各班报人数!”校长杨成虎成了救灾临时指挥官,对着老师们下命令。“1、2、3、4……”各班数据迅速汇总,全校还有15人被困教学楼。
  “学校有15名学生被困,请求支援。”杨成虎拨通了应急电话。很快,几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壹基金“安全农家”救援队陆续抵达校园。这些救援队员平时是农民和工匠,定期接受训练,一旦有灾难发生,就会是“身边的救援队”。
  搭建临时指挥台,拉起警戒线,铺开现场救援地图,商讨救援方案……很快,一队救援人员带领孩子们撤往避灾运动场,一队以两人一组的救援队形进入“受损严重”的楼体有序展开救援。
  这是雅安芦山地震发生5周年之际,在双石镇中心小学举行的一次地震救援演习。
  “地震演习现在我们每月都有一次,现在孩子们都已经很熟练了。”杨成虎说,一旦真有地震发生,这将大大提高孩子们的生存概率。
  “地震中的幸存者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社区自救生存下来的。”壹基金雅安重建项目主任魏明涛介绍说。以双石镇为例,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峭壁上的公路通往县城。一旦地震发生,道路坍塌,外面的救援队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到达,这时“安全农家”救援队就能第一时间展开自救。
  “所以,雅安重建过程中,我们不仅做了学校、抗震农房等‘硬件’设施援建,同时还在校园、社区做了减灾示范校园、安全农家等韧性家园的‘软件’项目。”魏明涛强调说。


“感触真是太多了”
  胖胖的秦弦,是壹基金在雅安的司机兼摄影师,脸上永远带着一副乐呵呵的笑容。
  5年前,秦弦还是一名黑车司机,每天盘算着自己的发财梦———开车载游客跑川藏旅游线。
  买了车正准备大赚一笔时,芦山地震了。于是熟悉当地路况的秦弦就成了壹基金救灾的临时司机,原本载游客的越野车里塞满了救灾物资,每天穿梭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奔赴大山深处的各个受灾点。
  那些日子,秦弦目睹了为灾区忙到精疲力竭,甚至需要双手抓着扶梯才能上楼的工作人员;听到了收到物资后的村民们的连声道谢与不断称赞……救灾过程中一幕幕的场景,让秦弦看得目瞪口呆:“原来世上还真的有这样的一群人?”
秦弦被深深地感动和打动。
  紧急救援结束后,秦弦问遍了身边所有的人:“我是否要加入壹基金?是否该去一个不赚钱的行业?”
  纠结了很久,秦弦还卖了车放弃了赚钱的旅游黄金路线,开始拉着壹基金的工作人员辗转各个偏僻的乡村做灾后重建,这一做就是5年。5年来,各个项目点跑了多少遍,秦弦也记不清了,但每次到了项目点,他都能清楚得知道每个项目的发展历程,说起项目点工作人员的故事都是头头是道。每次当被别人夸赞记忆力好时,秦弦都说,“这都因为5年亲眼目睹了雅安的变化,感触真是太多了。”
事实上雅安的变化,比秦弦说的还要大。
  雅安重建工作开始之前,壹基金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灾后重建规划,历经了专家会商、政府座谈、两轮专家论证,于2013年8月经过理事会的批准,通过了“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的5年灾后重建规划。
  “所有重建的建筑都充分考虑了抗震功能,以防再次发生地震时造成人员伤亡。”据魏明涛介绍,在抗震示范学校,还设有紧急照明、紧急供水、避灾顶棚、应急医疗救助等设施。
  “重建的时候,我们邀请著名建筑设计师针对雅安实际设计,在保障抗震性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美丽校园。”魏明涛说,看到孩子们把学校当做自己家一样爱护,他和团队的同事心中充满了自豪:“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来自台湾的设计师周子艾是雨城区多营镇中心小学和汉源县片马彝族自治乡万坪小学两所学校的设计者。这两所学校分别以“拥抱自然”“拥抱社区”为设计理念,与重建前呆板僵硬的学校建筑迥异,融入周围环境,美观清新,很受孩子们欢迎。
  “学校应该让孩子们感到快乐,从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周子艾说,希望用美的建筑为孩子们留下一生美的回忆。


灾后重建仍将继续
  “目前,壹基金的雅安重建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有一些项目还要收尾。”从雅安地震发生当天就来参与救援,魏明涛已经在雅安工作了5年。“从某种角度说,我们的救援还在继续。”
  汶川、雅安两次地震都处于仍在活跃周期的龙门山断裂带,未来仍然存在发生危害性地震的可能。面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不仅要增强应急能力和重建能力,更要增强灾前的预防能力。
  “我们需要掌握更多减灾知识技能,要建设更多的防灾硬件和软件,为应对未来潜在的灾害做好准备,学会如何在灾害中求生。”一位当地的志愿者说:“毕竟,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个会先来。”
  值得期待的是,由壹基金与成都青少年宫共同建设的“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将于今年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在成都落成和启动。
  “希望通过有趣、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青少年认识和预防灾害的兴趣,提高面对灾害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掌握生存能力,未来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李弘对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寄予厚望。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