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湾村,高山贫困村,山高路远是导致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一项项扶贫项目在郑湾村的高山上落地生根。通过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公路直通李成莲家门口;结合贫困户需要,红心猕猴桃苗种植技术送到了李成莲手中。
“今年冬天准备再扩大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增加收入。”对于未来,李成莲充满信心,她感谢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她的关怀,更从产业发展中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雨城区,有11092名如同李成莲一样的农村贫困人口,伴随着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冲锋的号角声,雨城区委、区政府一系列连贯有序的精准扶贫动作让困难群众对未来信心满满。
对于未来,雨城区委、区政府做出了明确规划,到2018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区11092名农村困难人口全部脱贫,3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标明确,更应深刻认识到,中高山及边远山区农村贫困“量大、面广、难度深”特点仍突出,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增加收入难等问题阻碍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插花式”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现象突出。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召开,指明了扶贫攻坚的方向,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市委扶贫开发工作部署,雨城区坚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贯彻《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8月20日,雨城区灾后重建攻坚暨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衡彤明确表示,雨城区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施园区振兴、融合发展、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五大帮扶计划”,进一步放大重建效应、专注优势转化,走实走稳重建扶贫之路;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坚决打赢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两场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凤鸣乡顶峰村修通了公路
锁定目标
至2018年38个贫困村全脱贫
昔日的雨城区凤鸣乡顶峰村是贫困村,全村村民大多靠种粮食为生,现如今,全村田间、地头、坡上都种上了藤椒,荒山换上了新装,成为村里新的风景线,村民也有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藤椒引进后,在发展上,顶峰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社模式,让农户在藤椒收获前,有了收入。
贫困户魏云贵便在藤椒基地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这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经济状况。
“明年藤椒成熟了,我们还要分红呢。”魏云贵高兴地说。他既为合作社打工,又流转了土地参与种植,双向收入让他收入大幅提高。
顶峰村脱贫困帽,产业发展上不仅依靠藤椒,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凭借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顶峰村大力发展茶叶、花卉、雪梨、藤椒、雷竹等产业,并引进一批企业扩栽扩植,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为一体、农旅结合的现代农业生态园林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扶贫工程将通村、通组水泥硬化道路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骑着电瓶车,就能把茶叶送到场镇上。”说起近两年来村上基础设施的变化,村民郑朝云不断称赞。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村上修起了一条条水泥硬化公路,有了水泥路,茶叶收购商直接把汽车开进了村里,茶叶销量随之提高;村民无论是外出办事,还是就医,在交通上都比以往方便了不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不仅是硬化机耕道,近两年来,顶峰村还进一步实施农田改造,排灌渠整治,新建蓄水池、 涵管等项目为顶峰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改善村级活动室,在活动室内建起了图书阅览室,而活动室外宽阔平整的院坝,满足了当地群众舞龙灯、跳健身操的需求。
为了让顶峰村发展得更好,熟悉农村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区、乡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来到顶峰村,机关单位也选派了“第一书记”驻扎该村助推发展。
“按照扶贫目标计划,今后3年雨城区的贫困村将如同顶峰村一样,实现脱贫与美丽幸福新村共建。”雨城区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正张介绍。
凤鸣乡顶峰村村民查看藤椒生长情况
晏场镇经济林木将成为当地的致富资源
抓住重点
深入开展9项扶贫工作
8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扶贫开发攻坚战意见的9项重点工作,按照市委安排部署,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苟乙权明确要求,全区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实施九项重点扶贫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创业难、生活困难和文化活动不方便等问题。
——优先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坚持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为引领,统筹整合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资金,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贴息试点,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专项扶持农村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改建。推行农村廉租房建设,实行政府主导,村集体组织实施,为建不起、改不起的特困户提供保障性住房。多渠道增加廉租房源,全力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加快完善贫困村供水保障体系。大力实施贫困村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等重点任务。启动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构建精确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支持贫困村通过挖潜配套与新建水源相结合,开展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生产用水到田到地,贫困户生活用水得到有效解决。
——加快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优化雨城区供电骨干网架建设,加快实施覆盖贫困村乡镇骨干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线路和供变电设施破旧老化、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到2018年,全面实现贫困村电力供应充足、稳定,电力线路、设备安全、高效、节能,电网同网同价及供电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贫困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快贫困村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深入实施广电重点工程,通过实施建设“宽带乡村”、“三网融合”、“农村中小学通宽带工程”、“电视户户通工程”、“广播村村响工程”;采取政府补贴、企业减免、社会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村贫困户使用信息网络,基本实现贫困村广电网、互联网全覆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业务,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在贫困村建立网点,加强物流综合配送服务,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坚持扶贫先扶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逐步提高贫困村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巩固和提升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办好确需保留的贫困村小学和教学点,配齐教学设备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区内优质学校结对帮扶贫困村学校的机制,带动贫困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健全贫困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保障水平。改善贫困村卫生机构设施条件,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加强贫困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村卫生计生人员“乡聘村用”全覆盖,实现每千人口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
——建立完善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努力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到2018年,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全面创业就业增收。
——切实加强贫困群众社会保障。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到2018年,实现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扶贫。深入开展以贫困村和新村聚居点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弘扬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精神,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习惯。以建好“五中心一广场”,强化“九大功能”为重点,打造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加强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加快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数字化、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农民健身工程及体育健身路径建设。注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工作,创作面向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文艺作品,组织文化下乡和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满足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同时,雨城区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要求,大力实施后发追赶和重建攻坚,放大重建效应,专注优势转化,加快潜能释放,走好重建扶贫之路。通过实施园区振兴、融合发展、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等行动计划,为扶贫开发不断增强财力保障和就业支撑能力。
竹编培训带动了贫困户就业
李成莲打理着家中的猕猴桃地
落实行动
实施“五个一批”计划
目标掷地有声!雨城区全面围绕“六个精准”扶贫攻坚要求,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作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牵头单位,雨城区农业局表示,将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实现稳定脱贫。
区委农工委牵头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九龙水库建设和地质灾害避险等,合理安排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通过调拨、转让或集中开发等形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宅基地、基本口粮田;在自然灾害有隐患的地区,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按照行业相关政策规定,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移民、避灾移民。
对于低保兜底一批,区民政局在计划中提到,全面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加大五保集中供养力度;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做到应保尽保;贯彻落实好惠民政策,强化社会保障服务效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方面,区卫计局、区财政局明确,切实做好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医疗救助工作,实现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的目标。按照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贫困群众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通过社会救助方式,资助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财政支持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办法。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强贫困户、残疾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工作,涉及雨城区各部门,根据该区制定的目标,在此项工作中,区级各部门将利用灾后重建契机,帮扶贫困人口脱贫。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惠及贫困户921户2380人,对困难群众住房156 户442人给予重建特殊帮扶,对个别建不起房的特困家庭实行政府兜底。通过产业重建,支持贫困户1202户3461人迅速恢复生产,在重建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对口援建作用,将对口援建转化为帮扶机制,对贫困人口1224人提供人才帮扶、科技帮扶、市场资源帮扶等,为实现灾区长远发展、贫困户稳定脱贫创造条件。
坚定信念
打赢重建扶贫“双攻坚”
“做李家村的主人,与村民携手脱掉贫困帽子。”郝益是区公安局选派到雨城区八步乡李家村的第一书记,作为选派到贫困村的干部,郝益表示他将和当地干部共同推动李家村公共事业服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14个项目的落实,与村民携手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只要能脱贫,能致富,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干。”高加祥是晏场镇三合村的村支书,三合村受交通条件影响,目前有贫困户18户,作为村支书,高加祥带领村上的群众自发筹资修建公路,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三合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正在得到改善。高加祥表示,三合村人不怕吃苦,现在又有好政策,他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三合村的经济也将逐步变好。
“灾后重建,农旅融合发展,为贫困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雨城区上里镇党委副书记毕建伟说,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完成,上里镇旅游焕发新的生机,还为该镇贫困村发展带来了商机,白马村是上里镇贫困村,当地结合上里镇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分批带动贫困户致富。
“雨城区的扶贫工作在开展中,创新方式增加了合力,提高了效率。”四川光华社会服务中心社工赵翠培说道,在雨城区在扶贫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等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帮助各类社会组织、个人等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增强扶贫攻坚社会合力。
“工作开展中,我们以‘三严三实’要求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真正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雨城区组织部干部冯爽表示。 记者 杨瑞